血小板检查项目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用于诊断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20-30元
100×109~300×109/L。
异常结果
(1)PLT-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样采用EDTA抗凝剂可诱导少数人(0。1%)的血小板显著减低;血液中存在巨大血小板时,由于不能将其计数而假性减少。这两种病例可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注意静脉血计数血小板结果稳定,干扰因素少。末梢采血易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脊髓造血功能受损时,MPV和PLT均减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ITP,MPV可增大;若脾切除,MPV和PLT均可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MPV越小;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MPV增大巨血小板综合症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如感染、手术等,MPV正常。
(3)PCT-血小板比容:凡是PLT和(或)MPV增高,均可导致PCT增大,如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有意义,血小板体积大小越是不均一,PDW越大。临床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5)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可分为小、中、大、巨型四种。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血小板增多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症状的人群。
不合宜人群:有明显出血倾向的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一)血小板释放颗粒及活化功能的测定
血小板胞浆内含有α2颗粒、致密颗粒以及溶酶体等,当诱聚剂加入后会引起这些颗粒的释放,这个过程称为血小板释放。可以通过测定5 HT或腺苷酸来加以判断。5 HT测定有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和同位素测定法两种。
α颗粒的释放主要通过血浆β 血小板球蛋白(β throm boglobulin,β 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测定。PF4和β TG是血小板α颗粒所含的特异蛋白质,测定采用ELISA法。其升高表示血小板被激活及释放反应亢进,也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140(GMP 140),又称P选择素(P selection),本身也是比较可靠的血小板活性的检测指标。利用抗GMP 140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分别定量测定血浆内或血小板膜上GMP 140的含量。其升高代表血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疾病)。GMP 140被认为是反应血小板释放反应的“金标准”。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标记物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如何,尤其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还知之甚少。但也有实验证明,血小板脱颗粒很快便和GMP 140脱离却依然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并具有活性。
全血法流式细胞仪(FCM)在血小板功能检测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失调的诊断,表面受体密度的定量,对活化血小板的检测,监测血小板对激活剂的反应,监测血小板的代谢过程,抗血小板用药时监测,血小板减少症中产物的监测,血小板相关的免疫球蛋白G、血小板生存率检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FCM能利用极少的血样本,通过特异性血小板抗体及染料灵敏、特异地检测血液中活化血小板,并评价其功能。同时应用FCM可以通过对活化血小板表面标记物的检测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测。
当前FCM已应用于血小板高反应性疾病(心、脑血栓病)、血小板低反应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骨髓移植疗效评估(新生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ITP)及GPⅡb/Ⅲa拮抗剂治疗监测等领域。但因流式细胞仪价格高昂,检测费用高,仪器操作复杂;为了避免体外活化,血样需在45min内处理,不能久置;另外,流式细胞仪仅检测循环中的血小板功能,而对β TG、PF4和血栓素A2(TXA2)等可反映血管壁上血小板的活化及新近被清除的血小板的功能指标不能检测。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限定了其应用。(二)AA代谢产物测定
血浆血栓烷B2(thromboxaneB2,TXB2)的测定。血小板AA代谢主要活性产物是TXA2,后者很不稳定,很快自行转化为稳定的TXB2。一般通过测TXB2来反映TXA2的生成。TXB2测定采用ELISA法:用TXB2 BSA包被酶标反应板,加入受检血浆和TXB2抗体,包被TXB2,与样品TXB2竞争性地与一定量抗体结合,加酶标第二抗体和底物,根据显色反应推算出样品的TXB2含量。值得注意的是,TXB2水平持续升高不仅反映了血小板的COX 1活性未被抑制,还反映了非COX 1途径所产生的TXA2水平,因此,TXB2水平是检测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三)血小板内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测定
cAMP和cGMP属第二信使系统,调节血小板功能。当cAMP产生减少时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而cAMP产生增多时血小板不发生聚集反应;相反,当cGMP产生减少时血小板不发生聚集反应,而cGMP产生增多时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参考范围(ELISA法):cAMP为每109个血小板中(15 18±7 24)pmol,cGMP为每109个血小板中(0 46±0 24)pmol。
(四)其他血小板检测
1、血小板白细胞结合体检测:血小板表面的GMP 140可以特异性地与白细胞表面的GMP 140糖蛋白配体 1(PSGL 1)结合。在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时,GMP 140与PSGL 1都增加,反映血小板与白细胞的结合增多。这对血栓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血小板微颗粒(PMP)检测:血小板被激活后,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或以伪足断裂方式形成PMP。PMP的体积小(直径0 1~1 0μm),但有完整的膜结构和功能。FCM检测PMP的参考范围:每104个血小板中(58±15)个。PMP增多反映血小板破坏或活化。PMP升高代表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先天性AA代谢障碍性疾病,服用阿司匹林、苯磺唑酮、咪唑等药物。
3、血小板活化的新标志物:包括血小板促凝活性、微粒和单核细胞 血小板聚集三项指标。当前很多实验表明在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中,单核细胞 血小板聚集物比血小板表面的GMP 140在活体内血小板激活的标记方面更敏感。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