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 内分泌检查 >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

抗 利尿 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一种环状肽激素。其生理功能是增强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起抗利尿作用,能维持血浆正常胶体渗透压,因此对肾脏浓缩功能有很大影响。血容量和血压等因素的改变都可影响抗利尿素的分泌。

基本信息

专科分类:泌尿检查分类:内分泌检查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10~60元

分析结果:

低于正常值时:
见于尿崩症、肾病综合征,以及摄人锂盐及四环素等药物。

正常值:
ADH:1μu/mL-10μu/mLμu/mL或μu/24h
ADH:11μu/24h-30μu/24hμu/mL或μu/24h

高于正常值时:
见于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及胰岛素缺乏,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肺结核、脑外伤、充血性心力衰竭。夜间站立体位、疼痛时可使拉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摄人镇静剂、降糖药可使血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阴性:

阳性:

温馨提示:
保持平常心态。
正常值

1~10μu/mL;

11~30μu/24h。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及胰岛素缺乏,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肺结核、脑外伤、充血性心力衰竭。夜间站立体位、疼痛时可使拉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摄人镇静剂、降糖药可使血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减低见于尿崩症、肾病综合征,以及摄人锂盐及四环素等药物。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注意事项

吸烟者、应激状态(如烧伤、饥饿、手术等)可使血浆抗利尿素升高;寒冷、饮酒可使血浆抗利尿素降低。

检查过程

本法分三个步骤,即抗原与抗体反应、B和F分离和放射性测定。

(1)抗原与抗体反应:将标本(非标记抗原)、标记抗原和抗血清顺序定量加入小试管内,置室温(15~30℃)作用24h,使其充分竞争结合。

(2)B、F分离:分离技术多种多样,常用沉淀法。①第二抗体沉淀法:又称双抗体法,在受检抗原与第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后加入相应的第二抗体,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的复合物共沉,一经离心即可使结合标记抗原B与游离抗原F分离。本法是特异性沉淀,分离完全,非特异性结合力低。但第二抗体用量较大,成本较高。此外血清浓度、抗凝剂的有无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②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使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水化层破坏而导致蛋白质沉淀。本法优点是PEG制备方便、价廉、分离快速,缺点是非特异沉淀物较多,分离不完全。③第二抗体-聚乙二醇沉淀法:本法既有PEG法的快速沉淀优点,且保持第二抗体特异性沉淀的作用,又减少第二抗体用量,并降低PEG浓度,使非特异沉淀物减少。④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将小分子的游离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涂上一层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眼,从而允许小分子游离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复合物则被排斥在外。在抗原与抗体反应后,加入葡聚糖-活性炭,放置5~10min,使游离抗原吸附在活性炭颗粒上,离心使颗粒沉淀,上清液中含有结合的标记抗原。

(3)放射性强度测定:B和F分离后,即可测定其放射性强度。测量仪器有两类:液体闪烁计数仪(测β射线)和晶体闪烁计数仪(测γ射线)。计数单位是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数,单位为cpm(脉冲数/min)。

每次测定均需作一标准曲线图,以标准抗原的不同浓度为横坐标,以测到的相应放射性强度为纵坐标作图。放射性强度可任选B或F,亦可采用计算值B/B+F、B/F或B/B0。标本应作双份测定,取其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受检抗原浓度。

不适宜人群

造血功能减低的人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患者或血小板减少的人抽血时应注意,不宜多抽或频繁抽血。

不良反应与风险

1.抽血结束后,不要按揉针孔部位,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果抽血处有小片青淤,轻微触痛,请不要慌张,可过24小时后再做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一般的小量淤血会在3到5天的时候内逐渐吸收而颜色变浅,恢复正常。

2.抽血后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